豔色天下重,西施寧久微?朝為越溪女,暮作吳宮妃。
賤日豈殊眾?貴來方悟稀。邀人傅脂粉,不自著羅衣。
君寵益嬌態,君憐無是非。當時浣紗伴,莫得同車歸。
持謝鄰家子,效顰安可希?
美貌是全天下的人都喜歡的,像西施這樣的絕色美女,怎麼可能一直過著貧困日子,被埋没下去呢?
她早上還只是個越國若耶溪旁的洗衣女,晚上就成了吳王宮中的竉妃了。
當她仍過著貧窮的日子時,平凡的打扮也沒什麼出色之處?但在她富貴之後,大家才看出原來西施是此等美女。
她在宮中,有人幫她梳妝打扮,即使要穿著華麗的絲質衣裳(羅衣),也不用自己動手,佣人會服伺得服服貼貼地。
有了吳王的竉愛,她顯得更嬌媚;有了吳王的憐惜,所有是非都不過問了。
當年和她一起在溪邊浣紗的同伴,再也不能一起乘車回家了。
奉告(持謝)隔壁的東施啊,不是光學學人家的捧心皺眉,就可以得到別人的賞識的。
最近忘了在哪聽到,關於「東施效顰」的反思?是蔣勳提出的嗎?
他的說法是,一般人都認為「東施效顰」是不好的,都取笑東施一個醜八怪還想學西施的模樣。
但人都喜歡向自己覺得美、好的事物學習,而且這是一種積極正向的舉動啊。
其實,我們都是東施啊,看到藝人明星的時尚穿著,就會想複製;看到貴婦紳士優雅的舉止,就會想模倣。我們可能外表不如人家,但因為想追求更好,就被笑成「東施效顰」,那也是個蠻奇怪的價值觀哦~~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